东达采风之行库布其治沙采风行作品(之三)

发布时间:2019-10-11

字体:

返回
    对于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我并不陌生,十四年前,我初来内蒙古,第一个借居的地方就是达拉特旗,虽然后来选择了黄河北岸的包头,但,包头与达拉特旗仅一河之隔,我曾无数次闯入过那片领域,可我的双脚,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坚实地踏上过这片土地。

    2019年9月23日,内蒙古大学第九期文研班的学员在书记乔旺、导师高明霞、同学郭玉鬲的带领下,来到了达拉特旗,走进了东达蒙古王集团。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曾经荒无人烟的“风干疙梁”竟然变成了一座举世瞩目的沙漠都市,而创造神奇的人就是东达集团董事长赵永亮。

    赵永亮出生在达拉特旗盐店乡,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端腹地一个名叫召沟的小村庄,贫穷的童年生活,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春天种了一坡,秋天收了一车,打了一箩筐,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就剩得不多。”这几句顺口溜,就是当时农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们常说,要想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十三岁便辍学放羊的赵永亮,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于1986年担任了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副厂长,成为该厂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并撰写了他人生中第一部学术专著《山羊绒毛学》,这是中国第一部山羊绒毛学专著,于1989年正式出版。

    就在赵永亮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家乡人的命运。

    1989年腊月二十五,赵永亮的奶奶在召沟村去世了。按照当地的风俗,要祭奠五天才能安葬,并且在安葬的前一天要请吹鼓手为逝者奏乐致哀。但是,大年三十,吹鼓手都不肯出来,而且村子里不通电,准备的音响设备也派不上用场。赵永亮情急之下,只好用货车里的录音机播放哀乐,寄托对奶奶的哀思。

    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触痛了他。赵永亮毅然选择了辞职下海,不改变家乡的面貌,他难以心安。1991年,赵永亮带着自己赚得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召沟村从此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村里通了电,乡亲们的心也更明亮了。

    钱学森先生曾说:与其在月球上找空间,不如在沙漠里搞发展。赵永亮坚信他一定能够改变家乡人的命运,1991年,他和弟弟赵永明创建了东达羊绒制品公司,1996年又正式组建了东达蒙古王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形成了集生物科技、酒店、路桥、房地产、新型农牧、生态林沙、羊绒皮草服饰、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等十大产业于一体的跨行业集团,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80亿元,累计为国家上缴税费14.5亿元。
赵永亮常说:一个人爱国,首先要爱家乡和家乡的人民。献爱心、担大责,一直是他前行中不竭的动力。赵永亮投资60亿元,将昔日黄沙弥漫的风干疙梁,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镇,与搬迁入住的1万多农牧民携手打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中国沙漠第一城”。

    “翻开我国北方开发的历史,有两位赵姓人物贡献彪炳史册,令我们刮目相看:一位是移风易俗,倡导胡服骑射,以多民族文化开疆拓土,志在统一的赵武灵王;一位是以践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新理论为己任,变沙漠为绿洲,为人类谋福祉的赵永亮。”和赵永亮共同写信给钱学森先生的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郝诚之感叹:“千古英雄武灵王,不及豪杰赵永亮。大浪淘沙始见金,踏平沙海凯歌扬。”

    达拉特旗三天之行,我一直在想,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看达拉特旗四通八达的桥路;看达拉特旗漫山遍野的沙柳;看达拉特旗风水梁小镇;一种豪情壮志在我的心中澎湃。不由想起赵永亮的话:“创造大财富,建设大和谐。财富和公益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德养智,睿智强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追求的崇高境界。”

    在恩格贝,我看到一颗沙砾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忽然莫名的感动。汇珠水才能成大海,愿更多的企业家也能像赵永亮一样,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心系百姓,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都能像那颗沙砾一样,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作者简介:
    水孩儿,原名吴燕燕。内蒙古作协会员、包头市最美书友会会长、包头市青山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当代CEO》、《中华艺术家》杂志专栏作家,内蒙古大学第九期文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34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

    自16岁开始发表作品,少女时代便在《工人文化报》《中学生导报》《审计导报》等全国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26岁以剧本《家长里短》为人所共知。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辽宁青年,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全国三十多家媒体为其做过专题报道。

    曾出版散文集《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魔幻小狼窝》《一朵云》、诗集《一本草》、评论集《鸢尾集》、长篇小说《亡国之君李煜》《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等。主编《半亩花田》《鸢尾集文丛》《耕耘集文丛》《一本草文丛》等作品集三十余部。喜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出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内蒙古包头。